
厄爾尼諾來襲 農產品暗流涌動有色或受牽連
一提到厄爾尼諾,首先讓人想到的是那些本該涼爽的時節卻驕陽似火,本該溫暖的氣候卻出現降雪,處于旱季的地區則遇到了幾十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當前厄爾尼諾出現的預期升溫,其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當厄爾尼諾降臨時,溫順的大宗商品市場可能突然變成暴烈的野馬。分品種來看,首先是農產品——小麥、棕櫚油(5818, -58.00, -0.99%)、咖啡、可可和白糖(4767, -9.00, -0.19%)等所受的影響較大。有機構認為,鎳等有色金屬所受影響也較大,因為采礦過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而有色金屬大國(如智利、秘魯等)可能面臨嚴重的洪水或干旱威脅。
業內人士認為,對我國而言,由于平抑糧價的政策和農產品期貨市場能夠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國內糧食價格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將進一步弱化。此外,盡管小麥和玉米(2376, -2.00, -0.08%)屬于典型的厄爾尼諾商品,但我國對外依存度低,所受沖擊有限。據測算,即便在極端情形下,厄爾尼諾僅能令我國CPI同比漲幅提高0.13個百分點左右,影響總體可控。
農產品價格波動加劇
厄爾尼諾現象所產生的異常天氣,會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因而當年的農產品供應量會減小,農產品價格攀升。在眾多的農產品中,熱帶作物首當其沖地將受到沖擊。歷史經驗顯示,受影響最明顯的是咖啡、可可豆等農產品的價格。標普商品指數顯示,軟商品(如糖、棉花(15420, 95.00, 0.62%)、橡膠(14200, 110.00, 0.78%)、咖啡等)價格已較年初上漲20%,明顯強于其他商品,而部分農作物如咖啡價格已上漲60%以上。
瑞銀證券認為,1997年強厄爾尼諾發生時,全球咖啡價格在1997-1998年上漲了200%;即使在2009年小型厄爾尼諾發生時,咖啡價格在2009-2010年上漲了近100%。同樣屬熱帶作物的可可豆,產量基本集中在非洲(西非如加納、尼日利亞、喀麥隆等)和南美地區(巴西等)。國際可可組織預計,厄爾尼諾將使全球可可豆平均減產2.4%。可可豆價格年初至今已上漲了30%,達到兩年來的高點。根據歷史經驗來推測,若今夏天氣繼續惡化,將進一步推高可可豆價格20%-50%。
其他亞熱帶作物受影響也較明顯,如棕櫚油、橡膠和糖(甘蔗)等。棕櫚油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以馬來西亞和印尼為主,而甘蔗集中于亞熱帶地區(巴西、印度和中國的廣西、廣東等)。從目前情況看,東南亞降雨有所減少,尚還未受到厄爾尼諾明顯影響,但未來三個月內厄爾尼諾或成為推高東南亞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小麥、玉米等糧食亦是受影響顯著的農產品。特別是小麥,相關研究表明,在最近的五次厄爾尼諾期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價格平均上漲10%。而在2002年厄爾尼諾發生期間,CBOT小麥價格上漲幅度居然高達26%。宏源證券的研究顯示,2009年的厄爾尼諾曾導致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的季風失衡,造成印度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而對于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澳大利亞,厄爾尼諾通常會導致其糧食主產區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自1970年以來,厄爾尼諾都會令當地的小麥產量低于平均產量。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小麥產量猛降15%。
當然,也有在厄爾尼諾來臨期間不漲反跌的商品,大豆(4486, -41.00, -0.91%)就是其中的一個。從CBOT大豆的歷史價格走勢看,在1997-1998年那次較嚴重的厄爾尼諾期間,大豆價格反而下跌了4%。這是因為,美國的大豆產量約占全球的36%,厄爾尼諾往往會給美國糧食產區帶來較豐沛的降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因此厄爾尼諾實際上有利于提高大豆產量。
有色金屬或受牽連
令許多人想象不到的是,有色金屬也是深受影響的大宗商品。因為有色金屬大國可能面臨嚴重的洪水或干旱,導致礦業受影響。金屬采礦過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在印尼、菲律賓等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礦業依賴于水運及水電能源供應,這些地區的礦業開采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法國興業銀行最近發布了“厄爾尼諾大宗商品指數”,用它衡量天氣現象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該指數顯示,從以往記錄看,金屬鎳居然最有漲價潛力。自1991年以來,每逢厄爾尼諾現象發生,鎳價格平均上漲13%。法興銀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負責人Michael Haigh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為厄爾尼諾通常會使全球最大鎳產國印度尼西亞出現干旱,而印尼的采礦設備依賴水電。
除了鎳,厄爾尼諾大宗商品指數看好的還有銅。因為厄爾尼諾期間全球最大銅產國智利和秘魯會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礦區會減產。標準銀行的分析師Leon Westgate認為,印尼的干旱可能會影響銅的供給,因為當地一條將銅精礦等原材料運出印度尼西亞的主干道——弗萊河(Fly River)會因干旱而水位下降。
海通證券認為,在厄爾尼諾發生時期,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干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從2013年智利、秘魯、印尼、澳大利亞和巴西這幾個主要的礦產國各種金屬占全球比例排序分析,鋰、銅、錫、銀、鋅和鎳六個品種是核心的受影響品種。
國內市場難起波瀾
盡管厄爾尼諾現象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屢屢掀起滔天巨浪,但在國內市場上難起波瀾。過去五次厄爾尼諾期間的歷史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在厄爾尼諾發生時期年均較非厄爾尼諾時期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顯著,傳導到糧食價格上,由于政府通過收儲等手段平抑糧價,國內糧食價格受厄爾尼諾的影響進一步弱化。
宏源證券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農產品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無論是糧食總產量還是單位面積產量在厄爾尼諾期間確實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下降幅度較溫和,厄爾尼諾的影響不顯著。此外,政府一直采取多種措施平抑糧食價格波動。政府通過中儲糧等機構綜合運用市場手段、行政手段和財政補貼手段最大程度上平抑糧食價格的波動。從幾大主要糧食的平均批發價格歷史走勢看,最近一輪的2009年厄爾尼諾期間各種糧食批發價格比較平穩,小于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幅度。
相關研究還表明,厄爾尼諾通過農產品市場顯著影響我國CPI的情形也不會出現。即便在最為極端的情形下,厄爾尼諾帶動我國CPI同比漲幅提升約0.13個百分點,影響可控。厄爾尼諾通過農產品價格渠道影響我國物價水平的傳導機制有兩條:第一是直接傳導渠道,即厄爾尼諾通過直接影響中國農作物生長影響價格;另一條是間接傳導渠道,即厄爾尼諾造成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國內相應產品的價格。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糧食進口依賴度最高的是大豆,近幾年達到了80%的水平,國際大豆價格直接決定了國內大豆價格水平。量化分析顯示,國內大豆價格大約能反映美國大豆價格一半的波動程度。據測算,國際大豆價格上漲將帶動我國CPI同比漲幅提升0.03個百分點左右。
除大豆外,我國幾大主要糧食產品的進口依賴度都比較低,均在3%以內。受厄爾尼諾影響最大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小麥產量占全球的17%左右,小麥的進口依賴度不到2%。國際小麥價格大幅波動時,我國國內小麥價格走勢基本平穩,受國外影響不大。厄爾尼諾對我國物價總體水平影響有限,不必因厄爾尼諾現象而過分擔憂國內的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