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高企 下游受阻:木材市場進入僵持階段
上游木材原料漲價,下游家具銷量萎縮,木材行業今年的狀態不佳,有些類似于經濟學中的滯脹現象。大興安嶺禁止商業性采伐、緬甸、越南原木輸入量的下降等,造成木材供應緊張的現象,拉高了原料的價格;然而家具出口的受阻又使產業鏈末端的需求萎靡不振,兩種要素同時影響,令近期國內的木材市場門庭冷落 。
嘉蔭口岸木材進口堆場
中國是木材消費大國,特別是近年來國內的木材供應已遠不能滿足產業的需求,目前有一半左右的木材來源于進口。2014年美國房產回暖,歐洲地區對于木材的需求量也開始上升,許多地區的木材出口開始向能夠獲得更大利潤的歐美市場傾斜,這進一步加劇了業內對木材緊缺的心理預期。
在這種市場即將供不應求的設想下,大量投機資本涌入木材市場,推高了原材的價格,卻不能拉動真正的消費。2014年我國房地產銷售量價齊現負增長,2014年一季度我國家具行業出口累計同比下降7.75%,國內國外兩大消費市同時降溫無異于一盆冷水,令那些打著如意算盤的投機者的希望落了空。
高價的原料讓廠家望而卻步,而被抄高的價格又不愿意輕易降下來,木材市場就這樣進入了尷尬的僵持。然而這種僵持必然不會長久,一邊廠家的原料庫存總會有耗盡的一天,另一邊木材貿易商庫存長期占用的資金也要想辦法回籠,最終會有一方讓步妥協,亦或雙方各退一步。雖然問題總有解決的一天,但如何避免類似的狀況再次發生,也許是眾多木材行業人士更應該深思的問題。市場調節有著它的自我適應性,卻也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在市場運行中,行業協會及政府機構的提示與預警必不可少,同時從業者本身也應該關注宏觀經濟形勢,不盲目跟風,理性投資,回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