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紅木家具的三大流派
紅木家具歷史悠久,在明清時期,由于對外貿易繁榮,一些優質的木材流入中國,并被木匠運用制作到家具生產上。這些家具不僅經久耐用,還有較高的藝術內涵,并在各地形成特有的風格,受到追捧。當時精致的家具主要生產于蘇州、廣州、北京、寧波等地,尤以蘇州、廣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為著名,明清家具的三大流派——蘇作、京作和廣作因此得名。
明代早期,蘇作家具廣受歡迎,成為當時社會上主要使用和鑒賞的典型代表;發展到清代,紅木家具被打上了“清宮廷文化”的烙印,受到清代統治階層的偏好影響至深;廣作是中西合璧的結晶。民國時期,東西方交流頻繁,紅木家具融合了一些西方的藝術元素,形成了“廣式風格”。
蘇作:惜料如金但格調大方
蘇作家具是指以蘇錫常和上海一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生產的家具。蘇作家具歷史悠久,名揚中外的明式家具基本以蘇作為主。明代蘇作家具用料以俊秀著稱,其格調清秀大方,造型精致典雅,線條簡約優美,并因當時蘇州的木材來源稀缺,蘇作匠人對木材的使用,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制作每一件家具都要深思熟慮,反復斟酌,對每塊木料反復觀察、衡量、精打細算。具體表現為:制作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鑲手法,雜木為骨,外貼硬木薄板,盡可能把木質紋理整潔美麗的部位用在表面,而小件碎料拼接更是常見。這種用盡其材、天衣無縫的技術,無不體現蘇作匠人的精湛工藝,一時間深受達官貴人及文人騷客的喜愛。
京作:受宮廷文化影響至深
京作是指宮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黃花梨和紅木等幾種硬木家具為主。其講究威嚴奢侈、雍容華貴、肅穆正統,彰顯王者“霸氣風范”。由于宮廷造辦處財力、物力雄厚,家具制作不惜用料,工藝上講究線條挺拔、精雕細琢,還要求裝飾華麗繁富,在家具的表面還常常鑲嵌貨真價實的奇珍異寶,這絕非其他家具可比。這受宮廷文化影響至深并帶著濃郁的“天朝上國”氣息的京作家具,由于過分追求奢華的裝飾,淡化了實用性的特性并不為一般人所接受。
廣作:中西合璧的結晶
廣州地區為主制作的家具被稱為廣作家具,是清代中后期及民國時期家具領域的領頭羊。廣州作為東南亞優質木材進口的主要通道,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窗口。廣州是清式家具最著名的產地。廣作家具用材不吝嗇,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摻用,講究“一木一器”;制作過程中并不多使用漆料,讓木料的天然紋理充分顯露;在結構、造型和裝飾上,借鑒西方建筑裝飾的風格,中西合璧的廣作家具藝術形式千姿百態,裝飾圖案精雕細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式家具中的鑲嵌技藝獨特,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