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陽紅木家具企業苦嘆“市場多負擔重”
紅木企業數以千計
東陽是著名的建筑之鄉、百工之鄉,匠人非常多。東陽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東陽市東作云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林告訴記者,以前廣東一直是國內最大的家具大省,但其中有45%左右的老板是東陽人,90%以上企業的制作總監、工頭以及師傅都是來自東陽。近幾年來,隨著東陽紅木家具市場的逐步形成和影響力的提高以及東陽人回歸工程的建立,越來越多的東陽籍紅木家具企業老板、技術人員、銷售人員紛紛回鄉辦企業,形成了今天東陽紅木家具巨大的市場。他說,目前整個東陽市證照俱全的紅木生產企業有二三千家,紅木經銷商和專賣店就更多了,從業人員十余萬。
“今年大大小小紅木家具企業起碼增加了上千家。”東陽木雕城一位紅木家具經銷商告訴記者,僅黃田畈鎮就增加了500余家。他告訴記者,這個鎮原來很多做塑料行業的企業,受市場行情影響,加上這兩年浙江省政府推行“三改一拆”行動,很多企業的臨時廠房都給拆掉之后,紛紛改行做紅木家具。他說,改行做紅木家具還算簡單,自己有廠房,有一定的資金,東陽又有市場,紅木家具的工人也好找,投資幾百萬元就可以生產了。
其實,不僅紅木家具企業多,紅木家具市場也不少。
東陽某紅木家具企業老板魯暉(化名)對于目前東陽市的紅木家具市場頗有意見。他告訴記者,目前東陽除了東陽紅木家具市場、東陽木雕城、橫店紅木家具中心、花園紅木家具城、東陽壹號紅木家具城、東陽古典紅木家具城等七八家紅木家具市場外,東陽木雕城二期也在建設中。
東陽木雕城一期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目前已開業經營,擁有商鋪4600余家,為政府投資。2011年,東陽籍老板上海復星集團公司董事長郭廣昌與富春控股、阿里巴巴[微博]、新光控股、橫店東磁(21.27, -0.05, -0.23%)、美特斯邦威、杉杉集團等6家聯手,欲把東陽木雕城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木雕文化博覽城,預計總投資110億的規模。收購后一期作為木雕文化博覽城的一期。二期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4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近90萬平方米,其中中國木雕博物館2.6萬平方米,木雕會展中心3.9萬平方米,交易中心超過40萬平方米。
市場太多企業吃不消
“市場太多了,企業根本吃不消。”魯暉告訴記者,他除了在東陽紅木家具市場有一個店面外,在花園紅木家具城還有兩個店面。另外,東陽木雕城二期也報了名,準備再租一個店面。
劉春林告訴記者,從紅木經營場地來看,的確已經夠大了。他說,幾家紅木家具市場總的經營面積已經超過100萬平方米了,他們企業所經營的東陽紅木家具市場就達12萬平方米。
魯暉告訴記者,按照東陽目前紅木市場月租金每平方米為60元計算(高的達100元),每個店面三五百平方米,一年光租金就得二三十萬元,每個店再雇一兩個店員,每個店員年工資四五萬元,這還不包括業務提成,僅這兩項開支就需要四五十萬元,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在他看來,建這么多紅木市場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他說蛋糕就這么大,無非新建的市場從老市場各挖走幾家企業而已。但對企業來說就不一樣,多一個店面多一筆開支,而你如果不去占據更多市場,可能一杯羹也分不到。
“政府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一點政績。”魯暉告訴記者,正在建設中的東陽古典紅木家具市場原來規劃是一家汽配市場,后來汽配市場搞不下去,政府讓企業改成紅木家具市場。
作為東陽最早的紅木家具專業市場,東陽紅木家具市場引領了東陽紅木家具的發展。劉春林告訴記者,最早的時候,東陽紅木家具企業總共也就二三百家,而隨著他們市場的建設發展,5年過去了,東陽紅木家具已經二三千家,企業產值近200億元。
劉春林并不擔心紅木家具市場多。他認為,通過市場優勝劣汰,競爭可能會使市場服務更到位、做得更好。他說,政府一方面要規劃、規范市場建設,把紅木家具配套市場建設起來,比如紅木原材料市場、紅木家具機械工具市場等引進來;另一方面要從稅收方面給予紅木企業優惠,讓更多的企業把展示廳搬到紅木市場來。他告訴記者,現在東陽很多紅木家具企業在自己的企業都有展示中心。為什么這樣做,主要是加工企業要繳一道稅,如果在市場上又得繳營業稅,這樣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企業當然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