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木家具現關店潮 價格漲幅過大
已經持續上漲三年的紅木家具價格還在上漲,原材料價格每年25%的漲幅讓消費者和家具廠家都望而卻步,今年上半年起,紅木家具進入了“有價無市”的尷尬。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成都玉帶橋商圈的紅木家具賣家有不少關店撤走,還在堅持經營的紅木家具館生意也鮮有買家問津。
“眼瞅著價格漲了一大截,但就是賣不動。”成都市玉帶橋一位紅木家具老板這樣對記者訴苦。不久前,在成都玉帶橋某家具商場負一樓,一占地幾百平方米的大型紅木家具館關店,還堅持營業的經銷商則面臨每況愈下的銷售情況。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隨著市場的走低,一波紅木家具的關店潮正在向成都玉帶橋商圈襲來。
走訪
生意冷清多家紅木家具店關門
近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成都市紅木家具市場發現,一些紅木家具的售價可謂“天價”:一個越南黃花梨材質大床標價68萬,交趾黃檀柜子40萬。
“前年這個小柜子賣20幾萬,現在有人出40多萬我都沒舍得賣。”成都某紅木家具經銷商告訴記者,最近三年來紅木家具價格一直在漲。
然而,與紅木家具價格瘋長的火爆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各大紅木家具商的銷售情況顯得非常慘淡。在玉帶橋家居商圈,一占地幾百平方米的紅木家具館在前不久從某家具商場關店撤走,一些實力較小的經銷商早已人去樓空,還在堅持營業的紅木家具館生意也非常冷清,鮮有買家前來問津。
李成中師傅在成都八益家具城附近做了16年紅木家具維修工作,對最近兩年來成都的紅木家具市場變化深有感觸。
他透露,2012年,他做紅木家具維修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左右,“去年只有10多萬,但這已經算不錯了,一些情況更糟的維修工甚至只能拿四五萬塊。”
原因
價格年漲25%超過消費者預期
“前年從越南進口一套紅木毛坯家具,價格在20萬左右,去年再進口,就漲到了將近40萬。”在玉帶橋經營多年的某紅木家具經銷商告訴記者,從2011年左右開始,紅木原材料價格以每年20%-25%的速度瘋漲,一些稀有樹種一年的漲幅則超過一倍。
據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紅木委)發布的數據,經過幾年的瘋漲后,今年上半年,我國紅木制品市場呈現低走態勢,紅木銷售持續走低。
“一方面,紅木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太多,一些家具生產廠家不愿意生產;另一方面,一些有購買意愿的人覺得近兩年來紅木家具的價格漲得離譜,遠遠超過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北京檀源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鵬說,以大紅酸枝家具為例,現在的價格比前些年漲了三倍多,加上紅木家具消費的群體比較“小眾”,因而紅木家具市場顯得冷淡。
“每年的維修費、租金加起來有上百萬,很多店都負擔不起了。”在成都經營了12年的古越紅木家具董事長任萍說,玉帶橋在市內,交通、停車等方面受限情況比較多,與新興的家具城、家具園相比,在硬件上明顯不足。
應對
經銷商囤原料熬過寒冬等暖春
盡管一些紅木經銷商遭遇了困難,但部分商家仍看好將來的紅木市場表現。“紅木資源只會越來越稀缺,將來肯定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任萍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開始儲備原材料來應對將來可能遇到的價格飛漲。任萍說,他們買進了大量的交趾黃檀家具,“三五年是用不完的。”
“下半年樓盤的交房和裝修比較集中,買紅木的人相對會多一些。”還有一些紅木家具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夏季是家具市場的傳統淡季,市場表現不佳是正常現象。在新都家具產業園一名為“精琢古典家具”的加工區,記者見到了成堆的緬甸花梨和非洲黃花梨枋料。
“目前市場進入了消化期,市場乏力屬于正常現象,但像大果紫檀、巴里黃檀等一些主流紅木原料則繼續高位運行。”中國紅木委負責人毛傳偉說,以海南黃花梨為例,其優質的大料好料依舊難求,而小料、次料隨著市場行情波動實屬正常。
《家具中國》雜志成都區域的負責人付先生則認為,目前成都市場上流通的紅木家具在原料、工藝和結構上跟福建、浙江等省份相比,還存在著差距,成都的紅木家具應著力挖掘紅木的傳統文化,并以此打造品牌,從而走出銷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