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合板產業何去何從?
膠合板產業何去何從?
——中國膠合板產業轉型升級系列訪談
新世紀以來,我國膠合板產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膠合板生產和出口大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膠合板產業實現了三大轉變,即產業布局從原木產地的國有林區轉向人工林產地的平原林區,企業主體從國有企業轉向民營企業,生產原料從以原木為主向綜合利用速生豐產林。然而,隨著生產規模擴張,國家標準、產品結構、原料來源、國際環境等資源、環境和要素制約日漸顯現。膠合板產業面對深刻轉型壓力,發展何去何從?為此國家木制家具與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程師汪浩明就膠合板產業面臨的問題做了回答。
總量擴張 集群發展
問:我國膠合板產業發展總體上呈現哪些特點?
答:目前,我國膠合板產業呈現總量擴張和集群發展的態勢。根據國家林業局的統計,2009年我國的人造板產量快速增長,達到1.15億立方米,比2008年增長22.71%,其中膠合板產量為4451.24萬立方米,占全國人造板總產量的38.55%。從全國來看,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北、江蘇、山東、浙江、廣東、廣西等省區,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產業集群,即以邢臺、廊坊為中心的河北產業集群,以山東臨沂為中心的山東產業集群,以江蘇徐州為中心的蘇北產業集群和以嘉善為中心的浙江產業集群,四大主要產區膠合板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68%~70%。
產品結構單一 盈利空間狹小
問:“十一五”以來,我國膠合板工業蓬勃發展,企業數量激增,這其中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
答:突出表現在企業規模過小,產品結構單一。比如在我國膠合板重要產區江蘇邳州的官湖鎮,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膠合板類企業有1600多家,但年產量達到5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卻僅有350家,大部分企業以家庭作坊式的芯板生產為主。對這些小企業來說,產能擴大與資金積累的過程非常緩慢,他們往往各自為政,多為別的一些外貿公司代加工,實現規模經濟非常難,一旦需求發生改變,企業就很難從容應對。
另外,膠合板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還不能同國際接軌,達不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多數企業的研發投入幾乎沒有,品牌意識不強,宣傳以及營銷策劃不夠,很多企業甚至連營銷部門都沒有,很多企業仍處于粗放經營、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的生產狀態。同時,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名牌產品匱乏,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國生產的膠合板在國際市場上大都屬于中、低端產品,雖然可以通過低價優勢占領國際市場,但企業只是在維持低水平的重復生產,很難通過創新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產品價格無法提升,企業盈利空間狹小,抗風險能力不足。
原材料制約產品國際競爭力
問:我國膠合板企業生產原料多以速生林為主,這對企業產品有沒有影響?
答:缺乏好的原材料導致缺乏好的產品,是我國膠合板在國際高端市場上缺乏足夠競爭力的重要原因。原材料來源直接影響膠合板的質量,現在國內膠合板的原材料大多是速生楊,質量還無法和國外的大徑級的木材相比。對膠合板質量與使用壽命有重要影響的芯板差強人意,一直是國內膠合板發展的瓶頸,芯板質量低,單板拼接和組胚工藝單靠工人的手工制作,嚴重影響膠合板的強度和使用壽命。
依賴國外市場貿易受制于人
問:當前,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增多,我國膠合板產品出口面臨怎樣的形勢?
答:由于過于依賴國外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很多企業倒閉。歸根到底,是因為沒抓好國內市場。并且,膠合板出口市場集中度很高,出口的國家和地區主要為美國、歐盟、日本和東盟,2007年上述4個市場合計占我國出口總量的63.8%,其中僅美國市場就幾乎占到30%。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需求降低,從我國進口膠合板大幅減少,對我國企業影響巨大。
隨著環保和綠色消費,發達國家對進口林產品的質量要求正在向安全、衛生、環保、健康等方面延伸,對產品的技術門檻要求越來越高,過去中國企業關注的產品規格、表觀缺陷、膠合強度等傳統物理指標,已經無法滿足國際市場關于質量的新要求。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開始要求對膠合板進行森林認證。美國在2008年5月22日正式通過《雷斯法案》修正案關于植物保護的條款。2010年7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的包括膠合板等產品的《復合木制品標準法案》于2011年1月3日開始實施,這是在美國CARB認證基礎上提出的,被視為世界上最嚴格的甲醛限量法規。這都對我國膠合板的出口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發揮協會作用 加快調整升級
問:您認為我國膠合板工業需要在哪些領域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以保持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答:首先,目前來看,中國膠合板生產所需的木材供給具有不確定性。木材資源作為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要素對膠合板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木材資源的獲取首先應該立足國內,同時積極開發國外市場。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扶持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努力提高人工林的營造質量,早日實現國內木材供給向人工速生林的轉換,減少對進口原木的依賴。
其次,政府應當扶持一批膠合板企業做大做強,通過這些企業來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強化產業集聚。研究證明屬于同一產業的企業在一個區域內積聚的越多,所需的勞動力、資金、能源、運輸等專業化資源就越多,整個產業的生產成本就會隨之下降,生產效率得到提高,集群內的企業會更具有競爭力。
第三,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創新,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改善產品質量。在膠合板發展戰略制定上,企業一方面要加大現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開發,提高現有市場產品占有率;另一方面要努力尋找和開拓新興國際市場,優化膠合板出口空間布局,分散對外貿易風險。
第四,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協會要為中小企業在技術咨詢、管理咨詢、培訓和開拓市場等方面的交流搭建平臺。在產品貿易上,維護行業秩序,規范交易活動,防止企業惡性競爭,對市場糾紛及時進行仲裁。